鑽石的鑑定

鑽石的鑑定
鑽石(古希臘文:ἀδάμας;法文、德文:Diamant;英文:Diamond),化學和工業中稱為金剛石。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無色晶體,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質,傳統釐定鑽石價值高低的標準是「4C」制度,即克拉、色澤、淨度、和切割


克拉 Carat
克拉,或譯卡、卡拉(Carat),是鑽石的質量單位。一克拉相等於200毫克,相傳早期鑽石商人稱量鑽石所用的砝碼為稻子豆樹(carob)果實,一粒這樣的果實大約就重200毫克。因為鑽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,因此越重的鑽石體積越大。越大的鑽石越稀有,每克拉的價值亦越高。下表為2005年時的價格比較。鑽石
克拉 每克拉價值(美元) 總值
0.5克拉 3,000 1,500
1.0克拉 5,000 5,000
1.5克拉 7,000 10,500
2.0克拉 10,000 20,000
3.0克拉 15,000 45,000
5.0克拉 20,000 100,000


淨度 Clarity
淨度以鑽石內的內含物多少決定。內含物可能是天然的雜質或裂痕。內含物的數量、位置、大小等都會影響評級。鑽石礦開採出來的金剛石中,只有20%可以成為寶石,其餘的因為內含物較多通常只能作工業用途。而20%~40%的寶石級鑽石中,大部分都包含肉眼可見的內含物。在此級別以上的鑽石較為大眾喜愛。至於屬完美級別的鑽石更為罕有,被稱為「博物館級」鑽石。通常使用10倍放大鏡觀察鑽石內部及表面內含物的大小、數量、分布及對鑽石光彩影響的程度,分出等級。一般通行的淨度分級如下:
  • FL - 「Flawless」,完美無瑕。在十倍放大鏡下內外俱無內含物。
  • IF - 「Internally Flawless」,內部無瑕。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表面有輕微花痕。
  • VVS1, VVS2 - 「Very Very Slight」,非常非常小。在十倍放大鏡下只有很難看見的內含物。VVS1淨度高於VVS2。
  • VS1 and VS2 - 「Very Slight」,非常小。在十倍放大鏡下可看見內含物,但肉眼難以辨認。VS1淨度高於VS2。
  • SI1 and SI2 - 「Slight Inclusions」,小型內含物,肉眼可能看見。
  • I1, I2 and I3 - 「Imperfect」,清楚的內含物,可以被肉眼看見。
現代科技之下,有些鑽石的內含物是可以修補的。不過修補過的鑽石的價值會稍低。



色澤 Color
鑽石的色澤會因為化學上的雜質而有所偏差。完全純正的鑽石應該是透明無色的。鑽石偏向不同的顏色會影響它的價值。絕大部分的鑽石都是因為帶有氮原子而偏黃。白鑽越偏黃,價值便越低。但是偏粉紅或藍的鑽石價格卻較高。顏色強烈偏向粉紅或藍的鑽石可能是價值連城。
一般的方法是把鑽石按偏黃的程度分為不同的等級,把樣品與已知色級的比色石對比確定,以D級最高,Z最低。
  • 無色:D, E, F
  • 接近無色:G, H, I, J
  • 微黃:K, L, M
  • 輕淺黃:N, O, P, Q, R
  • 淺黃:S, T, U, V, W, X, Y, Z
在考慮鑽石色澤時,同時也應將螢光反應考慮在內,螢光反應是指鑽石曝露於紫外線光線下時,所發生的反應顏色光。但是螢光反應甚少對鑽石的價值發生影響,除非是具有非常強烈螢光的鑽石會影響其透明度及光彩,而產生油濛狀的外表,如此將減損鑽石的美麗及價值,但是若其螢光不至使鑽石產生油濛狀外觀,則不應將其視為一種缺點。
※螢光反應其強弱分為1. NONE 2. FAINT 3. MEDIUM 4. STRONG 5. VERY STRONG五級。



切割 Cut
鑽石切割法的演進,切割指金剛石是如何從原先開採的石礦中切割成寶石。切割往往是最能影響鑽石的品量及價值的一個指標,但是它卻沒有單一的分級方法。鑽石切割法
資料、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-鑽石
文章關鍵字:鑽石 寶石收購

更多文章:

  1. 認識翡翠
  2. 名錶勞力士收購辨識
  3. 紅寶石與藍寶石

禁止酒駕禁止酒駕圖示飲酒過量有害健康

免費詢問
線上諮詢
粉絲專頁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