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代銀質錢幣

中國古代銀質錢幣
中國古代銀質錢幣在不同時期、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熔鑄形式、成色與重量,各朝各代均無全國統一的規範,按照各地的習慣和需要進行熔鑄。此類銀質錢幣在在使用時,需要鑑定成色並稱重,以確定其價值後,再行交易、使用。

明清以後,稱一兩銀子為一金,百兩則百金。在衡量價值時,一般就以稱重時使用的古代質量單位「兩」(約合今日37.75公克)為銀質錢幣的單位,因此銀質錢幣也稱銀兩,銀兩也屬於秤量貨幣。中國古代銀幣

目前考古學者挖掘出的最早的中國古代銀質錢幣,來自戰國時期的楚國。

最早出見於官方文獻的法定銀質錢幣是漢武帝元狩四年(公元前119年)鑄造的白金三品,材質為銀錫合金,色純白。白金三品分三種:重8兩的圓形龍幣(稱為「白選」)、重6兩的方形馬幣和重4兩的橢圓形龜幣,分別值四銖半兩銅錢3000、500和300文。

魏晉至隋朝的銀質錢幣形式主要為銀鋌和銀餅,此時銀質錢幣還未進入大量的流通。直到唐朝末期和五代,白銀已經比黃金更加普遍。

在宋朝,白銀已經具有了部分的法償資格和濃厚的貨幣性。宋初時白銀還曾被允許暫時代替銅錢用於納稅。[3]銀質錢幣真正成為流通貨幣是在元朝。宋元時期銀質錢幣的形式以扁平的錠為主。

雖然明太祖洪武三十年當局「禁民人用金銀」,但這阻止不了民間對金銀使用的需求。明英宗即位,正統元年(1436年)頒布官方命令,稅收一律以銀繳納,如此就等於開放私人公開使用白銀,使其取得了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種基本的貨幣職能。

明代的銀質錢幣由扁平的錠,變為了兩頭翹起的船型錠,即今天人們熟知的所謂「元寶」形狀。[3]實際上,明朝之前的元寶多呈扁平,明朝則禁忌用「元寶」一詞,因有「元朝之寶」的意謂在。直到清朝,「元寶」一詞和船型的金銀錠的形象,才真正相合,為人所知。

萬曆年間(1573年-1620年),隨著歐洲人在美洲採銀,銀元也大量由西方流入中國,其多為鑄造成硬幣之銀元。

清朝的貨幣制度是銀和銅錢的平行本位,但重點在銀。由於銀質錢幣成色不統一,清政府使用了假想的紋銀為標準銀和記帳單位,但各地後來也設立了自己的記帳單位,如上海的規元、天津的行化等,因而依然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。

清朝銀質錢幣的名目和形式繁多。其形式大體可分為四種:第一是元寶,通稱寶銀,因其為馬蹄形,也稱馬蹄銀,其重五十兩;第二種叫中錠或小元寶,多錘形,也有馬蹄形,重約十兩;第三種是小錁、錁子或稱小錠,多為饅頭狀,重一、二兩到三、五兩;第四種是碎銀,即散碎的銀子,重量不到一兩。

清嘉慶之後,西班牙佛銀等外國銀元由沿海逐漸深入中國內地,成為一種強勢的貨幣。銀元攜帶便利,每枚成色、重量穩定,不似銀兩需要鎔鑄裁割,使用上較為方便。中國商人多喜之。但外國銀元的含銀量只有九成,中國人卻要以十足的白銀換取外國貿易銀,也蒙受另一種經濟損失。清廷當局後來也開始自鑄銀元。

甲午戰爭的《馬關條約》訂立之後,清朝廷為籌措對日本的賠款2億3千萬兩白銀,1895年7月16日在聖彼得堡與帝俄簽訂了《四厘借款合同》,規定借款金額為4億法郎,合銀1億兩。1896年9月,清政府入股華俄道勝銀行庫平銀500萬兩,在當時約合756.2萬盧布。這可作為一個國際貨幣比價的判斷。

民國初年的中國貨幣是銀兩、銀元並用。因為各銀元成色、重量稍有不同,因此大宗交易及資本賬結算仍然會使用銀兩為單位。而由不同的銀元轉至銀兩,有一定的折讓。國民政府從1933年開始廢兩改元,從此銀元成為貨幣的主流。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-中國古代銀質錢幣
文章關鍵字:龍銀古幣 銀幣

更多文章:

  1. 高仿銀幣辨識
  2. 龍銀古幣收購辨識

禁止酒駕禁止酒駕圖示飲酒過量有害健康

免費詢問
線上諮詢
粉絲專頁
Top